期刊简介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以促进心理(精神)卫生各相关学科的交流和发展、促进心理(精神)卫生领域学术理论的创新和心理健康促进应用性新方法的研究和推广、促进全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反映我国心理(精神)卫生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各种形式的论文,报道世界前沿信息,传播心理(精神)卫生新知识等。主要服务对象是从事临床、科研、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人员。 心理(精神)卫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术领域,本刊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涉及的学科范围广,包括临床医学(主要是精神病学)、公共卫生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在选稿时特别欢迎临床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方法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论文。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672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187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心理学类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核心库)》(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0-6729
- 国内刊号:11-1873/R
- 出版周期:月刊
-
自杀意图客观强度量表的效度和信度
目的:评估改编的自杀意图客观强度量表(OSSI)应用于自杀死亡和未遂研究的效度和信度.方法:纳入151例自杀死亡者(自杀组)和120例自杀未遂者(未遂组).两组每个案例的同吃住家属及另一位亲友分别接受独立访谈,自杀未遂者另接受独立访谈,通过访谈搜集一般资料并由调查员填写OSSI.分析量表的结构效度、内部一致性、不同信息来源[家属、亲友、本人(未遂组)]之间的一致性,并比较不同性别、不同自杀结局和不......
作者:童永胜;吴承京;肖春玲;刘艳;岳琳琳;李献云;梁红 刊期: 2015- 08
-
公务员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
目的:探讨公务员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在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之间的链式多重中介作用.方法:选取307名公务员(男191人,女116人;年龄24~58岁),采用幸福感指数(IWB)、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应对方式量表(CSS)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与公务员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和......
作者:吴国强;黄杰;鲍旭辉;李越 刊期: 2015- 08
-
大学生的抑郁状态及生存质量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抑郁状态、生存质量与人格特质的关系,为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帮助.方法:选取大学生2270人,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测量抑郁状态(将CES-D评分≥16分者归于抑郁组,<16分者归于非抑郁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价主观生活质量,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NEO-FFI)评价人格特质(神经质、外向性、开明性、随和性和责任心).以CES......
作者:张文悦;郭天蔚;郭卓;马文昊;马学红;杨学琴;胡凌娟;陈捷;杨昕婧 刊期: 2015- 08
-
大学生婚恋价值取向的代际传递效应
目的:探索父母婚恋价值取向与子女婚恋价值取向的关系.方法:选取9所高校712名大学生家庭,每个家庭中的大学生及其父亲、母亲同时参与研究.使用婚姻健康测验(MHT)调查大学生及其父母的婚恋价值取向,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每个家庭中父、母、子女婚恋价值取向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父、母的婚恋价值取向总分均与子女婚恋价值取向总分呈正相关(r=0.42、0.27,均P<0.01).父母的婚恋价值取向可以预测子女......
作者:童辉杰;赵郝锐 刊期: 2015- 08
-
大学生情绪智力在成人依恋与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
目的:考察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及情绪智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457名大学生[男生205名,女生252名;来自城市231人,来自农村226人;年龄15~24岁,平均年龄(20±2)岁],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情绪智力量表(EIS)及UCLA孤独感量表(UCLALS)分别测量其成人依恋、情绪智力及孤独感的水平.结果:女生的EIS评估自我情绪和评估他人情绪维度得分均高于男生......
作者:冯传德;詹启生 刊期: 2015- 08
-
5种抑郁症状评定工具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比较
目的:比较5种临床常用的抑郁症状评定工具,以发现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佳选择.方法:在国内4家精神卫生机构入组101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入组和抑郁症状评估由两位精神科医生分别独立完成.使用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中文版(CDSS-C)、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RD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抑郁分量表(PANSS-D)及抑郁条目(PANSS-G6)评估抑......
作者:刘浩;张鸿燕;肖卫东;刘琦;王刚;陈景旭;杨甫德;王高华;王晓萍 刊期: 2015- 08
-
抑郁症患者对情绪面孔的定向遗忘效应
目的:对比分析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对情绪面孔的定向遗忘效应,探究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偏差的原因是否与定向遗忘的能力有关.方法:选取符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症状轻至中度的患者35例,选取年龄、受教育程度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33例.采用项目法定向遗忘范式,以情绪面孔(愉悦、平静、悲伤)作为刺激材料,比较两组在面孔再认......
作者:郭冰心;王义强;朱春燕 刊期: 2015- 08
-
流动青少年的情绪行为与分离经历的关系
目的:探讨流动青少年的情绪行为与其分离经历的关系,为流动青少年家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珠江角地区五个地级市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中六至八年级的160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与父母有分离经历达6个月及以上的学生纳入分离组(n=821),与父母无分离经历的纳入非分离组(n=781).采用自编问卷、安全感(SQ)、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分别测量流动青少年的一般人口学情况、分离情况、安全感水平和情绪行为特点......
作者:董江会;郭丽;卢婷;凌莉;龚家辉 刊期: 2015- 08
-
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注意功能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研究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CRT)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注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注意障碍诊断标准的72~144个月的患者40例,分为盐酸哌甲酯缓释片+CCRT组(n=20)和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治疗组(n=20).从社区选取年龄、智商匹配的正常儿童20例.盐酸哌甲酯缓释片+CCRT组在接受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治疗[剂量(25.......
作者:章小彩;李琳;朱小英 刊期: 2015- 08
-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疾病感知及相关因素
疾病感知(illnessperception)是患者利用以往的疾病知识经验来分析解释当前的症状(或疾病)的过程.近年来对于疾病感知的研究越来越普遍,其内容涉及脑卒中[1]、下肢动脉疾病[2]、心肌梗死[3]等,但有关乳腺癌疾病感知的相关研究少见.本研究对处于化疗期间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梅雅琪;杨娅娟;苏丹;马兰;张婷;窦婉君;李惠萍 刊期: 2015- 08
动态资讯
- 1 冠心病患者中D型人格与抑郁、焦虑心理结构的区辨效度
- 2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多维识别体系及在社区筛查中的运用(综述)
- 3 皮质酮对吗啡急性精神运动兴奋性及行为敏感化的影响
- 4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家庭照顾负担初步研究
- 5 肿瘤科护士人格特征和正念与心理困扰的关系
- 6 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分裂型人格个体的时间加工行为特点
- 7 神经性厌食少年的情绪、冲动特点及与自伤自杀的关联
- 8 失眠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和防御方式
- 9 颞颌关节病患者的生活事件与应对方式
- 10 男性青少年犯的人格类型研究
- 11 性别因素在孤独症发病中的作用(综述)
- 12 支扩大咯血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对止血治疗的影响
- 13 发散思维训练对62名初一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 14 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在740名本科生中的试用
- 15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服用单剂量哌甲酯后脑电α波的变化
- 16 智力内隐人格量表的修订及初步应用
- 17 多维记忆评估量表的信效度研究
- 18 计算机辅助语音自我调查方法在精神卫生调查中的应用
- 19 不同时期儿童精神科门诊初诊病人分析
- 20 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人格特质与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