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以促进心理(精神)卫生各相关学科的交流和发展、促进心理(精神)卫生领域学术理论的创新和心理健康促进应用性新方法的研究和推广、促进全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反映我国心理(精神)卫生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各种形式的论文,报道世界前沿信息,传播心理(精神)卫生新知识等。主要服务对象是从事临床、科研、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人员。 心理(精神)卫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术领域,本刊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涉及的学科范围广,包括临床医学(主要是精神病学)、公共卫生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在选稿时特别欢迎临床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方法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论文。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672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187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心理学类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核心库)》(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0-6729
  • 国内刊号:11-187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心理学类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核心库)》(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期刊收录: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年第1期文章
  • 社会比较在媒体对女大学生身体意象影响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媒体对女大学生身体意象的影响,以及社会比较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受试来自于两所大学.实验一的受试为高、低社会比较特质的女生各63人.其中,高社会比较特质的受试有31人在模特意象组,30人在产品意象组.低社会比较特质的受试有30人在模特意象组,32人在产品意象组.实验二的受试为高社会比较特质的女生61人,其中采用相似性社会比较的受试30人,采用差异性社会比较的受试31人.用身体意象状态量表、......

    作者:羊晓莹;陈红;高笑;陈瑞 刊期: 2010- 01

  • 大学生人际关系压力应对方式量表的信效度

    目的:检验大学生人际关系压力应对方式量表中文版(InterpersonalStress-CopingInventory,ISI)的信效度.方法:整群选取安徽某2所大学学生421名进行测试,被试对ISI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implifiedCopingStyleQuestionnaira,SCSQ)进行填写,以检验ISI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随机抽取52名大学生2周后用ISI重测,以检验重测信度.结果......

    作者:李明;庞书勤;邵炜 刊期: 2010- 01

  • 国内外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研究进展及启示(综述)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人口的流动性开始增加,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达1.47亿,且规模还在逐年增加.本文的流动人口是指离开自己的户口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寻找工作和生活的人,不包括因公出差、旅游观光、探亲访友、治病疗养的人.......

    作者:邱培媛;杨洋;吴芳;曹欣;赵首年;马骁 刊期: 2010- 01

  • Q方法论及其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Q方法论首先由斯皮尔曼的学生Stephenson于1935年提出~([1]),并在1953的著作中进行了详细阐述~([2]).但因Q方法与传统的因素分析概念相背离,遭到同时代科学家的严厉批判,所以Q方法曾一度遭到废弃.直至近20年,Q方法才冲破种种阻力,恢复了其在人类科学研究史上的地位.......

    作者:冯成志;贾凤芹 刊期: 2010- 01

  • 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3.0中文版在社区应用的信效度评价

    目的: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评价世界卫生组织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CIDI-3.0)中文版信度和效度.方法:以大连市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的社区中202名居民为研究对象,其中经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确诊为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和精神病性障碍共102人为患者组,其余100人为对照组,进行CIDI-3.0访谈以评价效标效度.同时进行CIDI-3.0的调查员一致性及重测......

    作者:黄悦勤;谢守付;卢瑾;许俊亭;党卫民;李奕;刘肇瑞;迟锐 刊期: 2010- 01

  • 孤独症儿童与其他精神障碍儿童围生期危险因素比较

    目的:比较孤独症与其他精神障碍儿童围生期危险因素之间的差异.方法:应用自制围生期危险因素调查表对197例孤独症儿童和93例其他精神障碍儿童进行回顾性调查.应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两组儿童之间围生期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孤独症组围生期危险因素发生率高于其他精神障碍组(68%vs.51%,P=0.003),其母孕期感冒史及早产史发生率均高于其他精神障碍组(14.2%vs.6.5%,10.7%vs.3.......

    作者:郝晓楠;张岱;贾美香 刊期: 2010- 01

  • 咨询过程的深度:一个三维模型的探索

    目的:检验江光荣(2005)提出的咨询过程深度的三维模型.方法:在本项心理咨询的过程-效果研究中,选取28个咨询会谈,依据模型对录像资料编码,考察编码结果与咨询师和当事人对会谈深度评价之间的关系.结果:咨询师和当事人对会谈深度有着不同的评价,当事人对会谈深度的评价明显高于咨询师[(4.95±1.12)vs.(4.23±0.94),P......

    作者:朱旭;江光荣 刊期: 2010- 01

  • 来访者对心理咨询或治疗师的伦理行为评价

    目的:了解来访者对心理咨询/治疗师伦理行为的评价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自编心理咨询和治疗伦理问题调查问卷(来访者版)为评价工具,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2个城市的1100名来访者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07份.结果:84.5%的来访者对正在进行的治疗有信心,89.2%的来访者认为自己的心理咨询/治疗师能够胜任工作.15.9%的来访者评价,心理咨询/治疗师有时会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或向来访者倾诉自己......

    作者:赵静波;季建林;程文红;付深省;杨海波;孙丽华;周晓琴;张岚 刊期: 2010- 01

  •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住院式干预(综述)

    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BPD)在精神疾病诊断中是一个新的疾病类型,这种障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它在发达国家的认识过程也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在中国更是近几年的事情.BPD是一组严重、慢性、不稳定的精神疾病,近有研究表明11%的精神科门诊病人和19%的精神科住院病人可以被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1]).......

    作者:张红;缪绍疆;童俊 刊期: 2010- 01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眼动抑制缺陷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儿童在抑制性眼动任务中的反应特征.方法:采用注视、主动眼动及反向眼动任务对21例ADHD儿童和21例正常对照儿童进行评估.结果:(1)注视任务中,ADHD组侵入性眼跳数目高于对照组[无分心条件:(12.67±12.28)vs.(6.38±6.95),P=0.040;分心条件:(16.9......

    作者:陈强;静进;杨文翰 刊期: 2010-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