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以促进心理(精神)卫生各相关学科的交流和发展、促进心理(精神)卫生领域学术理论的创新和心理健康促进应用性新方法的研究和推广、促进全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反映我国心理(精神)卫生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各种形式的论文,报道世界前沿信息,传播心理(精神)卫生新知识等。主要服务对象是从事临床、科研、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人员。 心理(精神)卫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术领域,本刊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涉及的学科范围广,包括临床医学(主要是精神病学)、公共卫生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在选稿时特别欢迎临床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方法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论文。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672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187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心理学类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核心库)》(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0-6729
  • 国内刊号:11-187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心理学类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核心库)》(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期刊收录: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第4期文章
  • 医学生学习医学动机回顾性调查

    医学人才的成长和成才过程与诸多的主观与客观、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息相关[1].......

    作者:唐文;莫宝庆 刊期: 2001- 04

  • 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

    目的:了解大学生上网行为特点,对网络成瘾现象及其原因进行探讨.方法:293名福州大学学生参加本研究,其中男生230名,女生63名,平均年龄20.98岁.使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网络成瘾诊断问卷、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对所有被试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上网人群中网络成瘾者占9.6%.上网成瘾的发生与上网时间、上网参与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16PF的推理能力(B)、支配性......

    作者:林绚晖;阎巩固 刊期: 2001- 04

  • 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四年随访观察

    目的:观察大学生在校四年内防御机制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心身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在入学和毕业前分别采用防御方式问卷及心身健康量表进行测试.结果:与中间型、不成熟防御机制相比,大学新生与毕业生的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均分高:与低年级相比,高年级大学生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均分反而明显增多(p<0.01),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均分显著减少(p<0.01):入学时不成熟、成熟防御机制的高分组在毕业前仍较多地采用相应的防御......

    作者:赵虎;周逸如;陈树乔;陈曲亮 刊期: 2001- 04

  •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的回顾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主要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根据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结合自身从事心理健康研究的体会,总结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作者:杨宏飞 刊期: 2001- 04

  •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证研究

    目的:探索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和效果.方法:将贫困生分为干预组(43名)和对照组(37名),干预组进行了近一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个别辅导、人际交往训练四种教育活动,干预前后分别用五种心理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心理测试各项指标明显降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高.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改善是有效的.......

    作者:许若兰 刊期: 2001- 04

  • 医学生对死亡和濒死的认知调查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死亡和濒死的态度,为在高等医学教育开设死亡教育课程提供依据.方法:在天津医科大学和华北煤炭医学部在校学生中按两校学生总数比例各抽取二年级和四年级451个有效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课题组自编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接触死亡的经历,家庭成员中有无危重病人,家庭、社会对死亡的接受和顺应程度,受教育水平对医学生死亡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结论:对死亡教育有全面的要求.......

    作者:史宝欣;孟宪武;刘斌;马红 刊期: 2001- 04

  • 断指再植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手指离断对患者的心理会造成严重创伤,这不仅会影响再植手指的成活,而且与伤指终的功能结局密切相关[1].因此,我们对68例断指再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动态测评,并就相关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作者:康庆林;曹显科 刊期: 2001- 04

  • 偏头痛患者综合干预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性干预防治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142名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除常规治疗外,并用心理治疗和抗抑郁焦虑剂,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标准治疗期40天,对两组痊愈者跟踪随访1年.入组者治疗前后均检测血中5-HT含量及SCL-90评定.结果:两组于治疗后血5-HT及SCL-90总分均下降,但研究组下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研究组总有效率100%、痊愈率94.4%、1年......

    作者:李广安;李金芳;刘洪玲;程立新 刊期: 2001- 04

  • 低视力及其导致的心理社会问题概述

    人从外界环境中接受各种信息时,约90%以上的信息从视觉通道输入.因此,视觉的敏锐与否对劳动、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影响很大[1].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一些导致视功能损害的疾病,如: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

    作者:刘妍;刘福源 刊期: 2001- 04

  •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干预前瞻性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症状、影响因素及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对206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对照方法进行随访一年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9.5%,经一年随访,有抑郁症状者研究组为54.7-20.4%,对照组为44.7-39.8%.多因素分析提示卒中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包括病情、负性生活事件、家庭负担、不吸烟、病变部位、职业及有配偶、配偶文化、心理干预.结论:脑卒中后的抑郁症状常......

    作者:包锡卿;王庚鑫;刘贤臣;张伯全;赵玉萍;高春霓;油才坤;米景龙;迟兆富 刊期: 2001-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