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以促进心理(精神)卫生各相关学科的交流和发展、促进心理(精神)卫生领域学术理论的创新和心理健康促进应用性新方法的研究和推广、促进全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反映我国心理(精神)卫生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各种形式的论文,报道世界前沿信息,传播心理(精神)卫生新知识等。主要服务对象是从事临床、科研、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人员。 心理(精神)卫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术领域,本刊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涉及的学科范围广,包括临床医学(主要是精神病学)、公共卫生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在选稿时特别欢迎临床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方法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论文。
论文投稿当中对实验数据应当如何注意保密
时间:2024-03-11 10:26:09
在论文投稿过程中,对实验数据的保密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涉及到研究的安全性、合规性以及研究参与者的隐私权。以下是在论文投稿中保护实验数据保密性的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遵守伦理和法律规定:
在处理任何实验数据之前,确保研究获得了所有必要的伦理批准和知情同意。
遵守适用的隐私和数据保护法律,特别是关于个人数据的处理。
数据匿名化和脱敏:
在可能的情况下,对实验数据进行匿名化处理,去除能够识别个体的任何信息。
对于无法完全匿名的数据,使用脱敏技术来降低数据被重新识别的风险。
访问控制和数据存储:
对存储实验数据的系统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
使用加密技术来保护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数据。
有限的数据共享:
在共享实验数据时,仔细考虑哪些数据是必要的,并尽量避免共享敏感信息。
如果需要共享数据,确保与接收方签订数据共享协议,明确数据的使用和保护责任。
论文中的保密处理:
在论文中描述实验数据时,避免包含能够识别个体的具体细节。
如果需要在论文中引用敏感数据,请确保使用适当的脱敏方法,并征得相关参与者的同意。
与期刊编辑和审稿人的沟通:
在投稿过程中,与期刊编辑和审稿人明确沟通哪些数据是敏感的,并解释为什么需要保密处理。
如果编辑或审稿人要求提供更多数据以支持研究结果,考虑提供脱敏或汇总的数据,或者在确保数据保密性的前提下提供额外的解释和证明。
数据保留和销毁:
根据伦理和法律要求,制定并遵守数据保留政策。
在不再需要实验数据时,按照规定的程序安全地销毁数据。
通过遵循上述步骤和注意事项,研究人员可以在论文投稿过程中有效地保护实验数据的保密性,确保研究的合规性和参与者的隐私权得到尊重和保护。